精彩小说尽在心海书库! 手机版

您的位置 : 心海书库 > 最近更新 > 《庶子逆袭:我在侯府当世子》_精选章节

精选章节

发表时间: 2025-07-06 23:58:33

"庶子就该去死!"嫡兄林峰一脚踢开我的房门,"侯爷要立世子了,你这废物还不滚远点!" 我擦了擦嘴角的血,缓缓站起身。 十六年了,今天我终于想明白一个道理。 既然你们不让我活,那就别怪我让你们死。

1

我叫林晨,镇北侯府的庶子。

今天是我十六岁生辰,也是我在这个家族待的最后一天。

"林晨!给我滚出来!"嫡兄林峰的咆哮声传遍整个西院,"谁让你碰大哥的东西了!"

我放下手中的兵书,推开房门。林峰正站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一根马鞭,身后跟着几个狗腿子家丁。

"什么东西?"我问。

"装什么装!"林峰扬起马鞭就要抽过来,"藏书阁的《孙子兵法》,除了你这个废物,谁会去碰那种破书!"

我侧身躲过马鞭,冷笑道:"就这破玩意,我看一遍就能背下来,你当宝贝?"

林峰脸色铁青:"你敢顶嘴?庶子就该有庶子的样子!"

说着,马鞭再次挥来。这次我没躲,任由马鞭抽在脸上,血珠飞溅。

"打够了吗?"我擦了擦脸上的血,看着林峰,"打够了就滚,别耽误我收拾东西。"

林峰愣住了,往常我都是跪地求饶,今天怎么这么硬气?

我转身就要回房,林峰在身后喊道:"你收拾什么东西?以为能逃到哪里去?"

我头也不回:"出府从军,再也不回来了。"

"从军?就你这废物?"林峰大笑,"连马都骑不稳,还想去军营送死?"

我顿住脚步,回头看了他一眼:"林峰,记住今天,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到时候这侯府,该换个主人了。"

说完,我大步走进房间,开始收拾行李。

其实东西没多少,一套换洗衣服,几本兵书,还有娘留给我的一块玉佩。

娘是侯爷年轻时在江南遇到的女子,生下我后就病逝了。侯爷对我谈不上喜欢,但也不讨厌,只是嫡妻容不下我,林峰更是把我当眼中钉。

这些年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同样是侯爷的儿子,差距会这么大?

今天我想明白了。

因为我一直在逃避,一直在忍让,一直在期待他们良心发现。

但是贵族的良心,从来不会发现。

收拾好东西,我最后看了一眼这个生活了十六年的房间。墙上还挂着我五岁时画的画,桌上放着读了无数遍的《三十六计》。

这些,都要成为过去了。

我推开门,林峰还站在院子里,似乎在等我出丑。

"真要走?"他讥笑道,"我倒要看看,你这庶子能在外面活几天。"

我没理他,径直走向侯府大门。

门口的护卫认识我,但没人阻拦。毕竟我只是个庶子,走了正好,省得给侯府丢脸。

刚走到门口,身后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小少爷,等等。"

我回头,是福伯,侯府的老管家。他跟着我娘很多年,这些年一直暗中照顾我。

"福伯。"我停下脚步。

福伯走过来,悄悄塞给我一个包袱:"这里有些银子,还有一封信,是你娘留下的。"

我接过包袱,心中一暖:"谢谢福伯。"

"小少爷,"福伯压低声音,"你娘临终前说过,林家血脉,必有你一席之地。"

我点点头,大步走出侯府大门。

门外就是长安最繁华的街道,来往行人络绎不绝。我站在门口,回头看了一眼高大的府邸,上面挂着"镇北侯府"的牌匾。

十六年了,今天才第一次觉得,离开这里是对的。

我拎着行李,走向城北的兵营。

既然这个家容不下我,那我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路。

军营,就是我的新开始。

2

城北军营比我想象中要大得多。

"站住!你是什么人?"守门的士兵拦住了我。

我从怀里掏出户籍:"林晨,前来投军。"

士兵接过户籍看了看,又上下打量了我一遍:"看着挺文弱,能扛得住军营的苦吗?"

"能。"我答得很干脆。

士兵哈哈一笑:"有骨气!进去吧,找王教头报名。"

走进军营,到处都是训练的声音。士兵们正在练习刀法,喊杀声震天。我看了几眼,发现他们的招式虽然看起来威猛,但破绽很多。

"新兵?"一个粗壮的汉子走过来,"我是王教头,负责新兵训练。"

我抱拳行礼:"林晨,请教头指教。"

王教头点点头:"先去那边领装备,明天开始训练。对了,你以前练过武吗?"

"略懂一二。"我如实回答。

"那正好,明天我考考你的底子。"王教头拍拍我的肩膀,"好好休息,军营可不比在家享福。"

我没有纠正他的误解。如果他知道我在家过的是什么日子,恐怕会很惊讶。

领了装备后,我被分配到新兵营的一个大通铺。同住的都是一些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大多来自农户或者小商家。

"兄弟,看你衣着不错,也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吧?"一个叫刘虎的胖子凑过来,"怎么想起来当兵?"

我简单回答:"家里待不下去了。"

"理解理解,"刘虎点头,"我也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只能来碰碰运气。听说如果表现好,还能当上百夫长,那可就发达了。"

另一个瘦高的青年插嘴道:"我听说这次朝廷要打仗,正缺人手。咱们这些新兵,没准很快就要上战场了。"

"打仗好啊!"刘虎兴奋道,"杀敌立功,封妻荫子,这不比种地强?"

我没有参与他们的讨论,而是拿出娘留下的信件。

信封已经有些发黄,我小心翼翼地撕开,里面是娘亲手写的字:

"晨儿,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说明你已经长大了。娘知道你在侯府过得不好,但请记住,你身上流的是林家的血,更是我们江南林氏的血。我们林氏世代习武,你的体内有着最纯正的武学血脉。如果有一天你决定离开侯府,就去寻找你的外公,他住在江南云城的听雨楼。记住,我的儿子,永远不要认命。"

我握紧信纸,心中升起一股暖流。

原来娘也是武学世家出身,难怪我小时候学什么都特别快。

"林晨,你在看什么?"刘虎凑过来想看信。

我迅速将信收起来:"家书。"

"家书?你家人还给你写信?那为什么要当兵?"刘虎好奇道。

我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有些事情,不需要向所有人解释。

夜深了,新兵营里逐渐安静下来。我躺在硬邦邦的床铺上,想着明天的训练。

既然要在军营立足,就必须展现出足够的实力。而且,我必须尽快崭露头角,争取得到高级将领的注意。

只有这样,我才能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兵法战略,学到真正有用的本事。

想着想着,我渐渐睡去。梦里,我站在一座高台上,俯视着整个侯府。林峰跪在我面前,瑟瑟发抖。

而我,再也不是那个只会忍让的庶子了。

3

天还没亮,军营里就响起了起床的号角声。

"快起来!迟到的要罚跑十圈!"王教头的声音如雷贯耳。

我迅速起身穿衣,同铺的其他人还在迷迷糊糊地摸索衣服。

"这就是军营吗?这么早就起床?"刘虎抱怨道。

我没理他,快步走向训练场。作为新兵,第一印象很重要。

训练场上已经站了不少人,我排在队伍的前列。王教头满意地看了我一眼:"不错,来得挺早。"

等所有新兵都到齐后,王教头开始讲话:"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大周的士兵了!我不管你们以前是什么身份,在这里,只有一个规矩:强者为尊!"

他指着训练场中央的几个木桩:"第一项训练,砍木桩。每人十刀,谁砍得最深,今天就能吃肉。砍得最浅的,今天只能喝粥。"

新兵们开始排队,一个个轮流砍木桩。

刘虎第一个上场,挥动大刀用力砍在木桩上,木屑飞溅,砍进去大约一寸深。

"还不错。"王教头点评道。

接下来的几个人表现都差不多,最深的也就一寸半。

轮到我的时候,我走到木桩前,拿起大刀。

这把刀很重,大约二十斤,对普通人来说确实不轻。但我握在手里,感觉正好。

我深吸一口气,脑海中浮现出以前在藏书阁看过的刀法要诀。虽然没有实际练过,但理论知识我都记得。

"用力砍!别害怕!"有新兵在旁边喊道。

我没有急着出手,而是仔细观察了一下木桩的纹理。然后,我举起大刀,瞄准木桩上一个特定的位置。

刀落如雷!

"咔嚓!"

木屑漫天飞舞,大刀竟然砍进了木桩三寸深!

全场鸦雀无声。

王教头瞪大了眼睛,走过来仔细查看木桩上的刀痕:"这...这怎么可能?你以前练过?"

我摇摇头:"没有,只是看过一些兵书。"

"兵书?"王教头更加震惊了,"你能从兵书里学会刀法?"

我想了想,说道:"兵书上说,攻敌之要,在于寻找弱点。木桩也有弱点,顺着纹理砍,自然事半功倍。"

王教头沉默了片刻,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小子,你不简单。今天你不仅有肉吃,还可以到我的房间来,我有些东西要给你看。"

其他新兵都羡慕地看着我,刘虎更是瞪大了眼睛:"林晨,你太厉害了!"

但我知道,这只是开始。

接下来是跑步训练,绕着军营跑十圈。我故意控制速度,不想表现得太过突出,但依然轻松跑在前列。

然后是力量训练,举石锁,做俯卧撑。这些我也都轻松完成,甚至比标准还要高出不少。

一天的训练结束后,王教头把我叫到他的房间。

房间很简陋,但墙上挂着不少兵器,书桌上放着几本军事典籍。

"坐下吧。"王教头给我倒了杯茶,"说说你的真实身份。"

我有些意外:"什么意思?"

"别装了,"王教头直视着我的眼睛,"普通人家的孩子,不可能有你这样的底子。而且你的举止谈吐,明显受过良好的教育。"

我沉默了一会,决定说出部分真相:"我确实不是普通人家出身,但我在家里不受待见,所以出来投军。"

王教头点点头:"我就知道。不过这样也好,有底子的人在军营更容易出头。"

他从书桌上拿起一本书:"这是《武经七书》,我看你悟性不错,可以拿去研究。另外,下个月有一场比武大会,全军的精英都会参加。如果你能在比武中表现出色,就有机会进入将军的亲卫队。"

我接过书,心中一喜:"谢谢教头!"

"别谢得太早,"王教头严肃道,"比武大会不是儿戏,去年就有人被打死了。你确定要参加吗?"

我毫不犹豫地点头:"确定。"

王教头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有胆量!那从明天开始,我单独给你加训。"

走出教头的房间,我心情激动。比武大会,这正是我展现实力的好机会。

只要能进入将军的亲卫队,我就离我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回到宿舍,刘虎迫不及待地问道:"教头找你干什么?"

我随口答道:"问了问训练情况。"

刘虎有些失望,以为能听到什么内幕消息。

我躺在床上,翻开《武经七书》。虽然军营的油灯昏暗,但我依然看得津津有味。

这本书比侯府藏书阁的那些书要深奥得多,里面记载的都是实用的作战策略和武学技巧。

我一页页认真阅读,脑海中不断思考着书中的内容。

奇怪的是,这些复杂的兵法策略,我看一遍就能完全理解,甚至还能举一反三。

看来娘说得对,我确实有这方面的天赋。

既然如此,那就更不能浪费了。

4

接下来的半个月,我白天跟着大队训练,晚上跟王教头单独练习。

王教头不愧是老兵,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实战经验极其丰富。他教给我的都是最实用的搏杀技巧。

"记住,战场上没有花架子,只有杀敌和被杀两种结果。"王教头一边示范招式,一边说道,"你的天赋很好,但千万别骄傲。"

我认真学习着每一个动作。虽然理论知识我掌握得很快,但实际操作还需要大量练习。

"林晨,你最近进步很快啊。"刘虎有些羡慕,"教头对你特别照顾。"

我笑了笑:"努力一点总是好的。"

其实我知道,光是努力还不够。在这个世界,实力才是一切。

这天晚上,王教头告诉我一个消息:"比武大会提前了,就在后天。你准备得怎么样?"

"应该没问题。"我如实回答。

经过半个月的训练,我感觉自己的实力提升了不少。最重要的是,我对自己的武学天赋有了更深的认识。

王教头点点头:"那就好。不过我要提醒你,参加比武的都是各营的精英,其中有几个人实力很强,你要小心。"

"比如呢?"我问道。

"东营的赵虎,练了十年铁砂掌,一掌能拍碎青砖。南营的李飞,轻功了得,人称'鬼影'。还有西营的王刚,力大无穷,能举起三百斤的石锁。"

我默默记下这些名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比武大会当天,整个军营都热闹起来。不仅各营的士兵都来观战,连一些将领也亲自到场。

我看到主席台上坐着一个威严的中年男子,身穿银甲,正是镇北军的统帅李将军。

"就是他,"王教头悄悄告诉我,"如果能得到李将军的赏识,你的前途就无量了。"

比武开始,第一轮是淘汰赛,一百多名参赛者要淘汰到十六人。

我被分在第三组,对手是一个叫马强的士兵。这人看起来很壮实,手里拿着一杆长枪。

"小子,看你细皮嫩肉的,还是趁早认输吧,免得受伤。"马强挑衅道。

我没有理会他的挑衅,而是仔细观察着他的站姿和握枪的方式。

"比武开始!"裁判一声令下。

马强立刻冲过来,长枪直刺我的胸口。枪势很猛,但破绽明显。

我侧身避开枪尖,同时抓住枪杆,用力一拧。马强没想到我的力气这么大,长枪差点脱手。

趁他慌乱的瞬间,我一个鞭腿踢在他的膝盖上。马强痛叫一声,单膝跪地。

我顺势抢过长枪,枪尖指着他的咽喉:"你输了。"

全场安静了一秒,然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好!干得漂亮!"有士兵大声喝彩。

我看向主席台,李将军正若有所思地看着我。

接下来的几轮比武,我都轻松获胜。虽然对手一个比一个强,但我总能找到他们的弱点,用最简单的方式取胜。

半决赛的时候,我遇到了王教头提到的赵虎。

这人确实厉害,一出手就是杀招,铁砂掌威力惊人。我不敢硬接,只能依靠速度和技巧周旋。

"小子,你就会躲吗?有本事和我正面对战!"赵虎有些急躁了。

我知道机会来了。急躁的人,最容易露出破绽。

果然,赵虎为了追求威力,出掌的时候力道过猛,动作变形。我抓住这个机会,一个滑步贴近他的身体,肘击打在他的肋骨上。

赵虎闷哼一声,踉跄后退。我趁势追击,连续几招快攻,最终将他击败。

决赛的对手是李飞,那个号称"鬼影"的高手。

这人的轻功确实了得,身法飘忽不定,让人难以捉摸。而且他的武器是两把短匕,专门攻击要害。

开战后,李飞立刻展现出他的速度优势,围着我快速移动,不时发起攻击。

我一开始有些被动,但很快就找到了应对的方法。

既然他速度快,那我就以静制动。

我站在台中央,闭上眼睛,用耳朵和直觉感受他的位置。

"装神弄鬼!"李飞冷笑一声,从背后偷袭。

就在匕首即将刺中我的时候,我突然转身,精准地抓住了他的手腕。

李飞大惊,想要挣脱,但我的手就像铁钳一样牢牢抓住他。

"你输了。"我平静地说道。

李飞不甘心地放下武器。全场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我赢了!

5

"林晨!"李将军亲自叫出了我的名字。

我快步走到主席台前,单膝跪地:"末将林晨,见过将军!"

李将军站起身来,仔细打量着我:"好,很好!十六岁就有如此身手,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他转身对副将说道:"把他编入我的亲卫队,从明天开始跟着我。"

"是!"副将立刻应道。

王教头在台下高兴得手舞足蹈,其他新兵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我知道,这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当天晚上,我收拾行李准备搬到亲卫队的营房。刘虎舍不得地说:"林晨,你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了。"

我拍拍他的肩膀:"好好训练,说不定哪天你也能进入亲卫队。"

亲卫队的营房比新兵营好太多了,不仅有单独的房间,还有专门的训练场地。

我的室友是一个叫张武的老兵,已经在亲卫队待了五年。

"新来的?"张武打量着我,"听说你在比武大会上表现不错。"

我谦虚地说:"运气好而已。"

张武哈哈一笑:"别谦虚了,能进入亲卫队的都是精英。不过我要提醒你,这里和新兵营不一样,大家都有真本事,想要立足不容易。"

我点点头:"多谢指点。"

第二天一早,我就被叫到李将军的营帐。

营帐里除了李将军,还有几个副将和参谋。桌上摆着一张巨大的地图。

"林晨,过来看看这张地图。"李将军指着地图说道。

我走过去仔细观察。这是一张军事地图,标注着周边各国的军事布置。

"看出什么了吗?"李将军问道。

我研究了一会,指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将军,这里是战略要地,如果敌军占领此处,我军的补给线就会被切断。"

李将军眼前一亮:"继续说。"

"而且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我军能先一步占领,就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我继续分析道。

在场的几个副将都露出惊讶的表情。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竟然能看出这么深层的战略问题。

李将军满意地点头:"不错,你的眼光很准。看来王教头说得对,你确实有军事天赋。"

从这天开始,我就成了李将军的贴身护卫,同时也是他的军事顾问。

虽然名义上只是护卫,但李将军经常让我参与军事讨论,听取我的意见。

我也不负所望,经常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一个月后,李将军把我叫到身边:"林晨,你想不想去京城?"

我心中一震:"京城?"

"朝廷要选拔一批年轻军官进入兵部,我准备推荐你去。"李将军说道,"虽然你年纪还小,但才能出众,正是需要历练的时候。"

我内心激动,但表面保持冷静:"一切听将军安排。"

京城,那里有皇宫,有朝堂,也有侯府。

我离开的时候说过,总有一天会回去。现在看来,这一天比我想象中来得更快。

李将军继续说道:"不过你要明白,京城的水很深,朝堂争斗比战场还要险恶。你要学会保护自己。"

我郑重地点头:"学生明白。"

"还有一件事,"李将军压低声音,"你的身世我大概查了一下,镇北侯府的庶子对吧?"

我有些紧张:"将军都知道了?"

"在军中,我必须了解每个重要人员的背景。"李将军看着我,"不过你放心,我不会因为你的出身而有任何偏见。相反,我觉得这是好事。"

"好事?"我不解。

李将军笑了:"庶子往往比嫡子更有斗志,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认可。而且,有了这层关系,你在京城也更容易立足。"

我恍然大悟。李将军考虑得比我想象中更周到。

"那什么时候出发?"我问道。

"下个月初,你先回去收拾一下,顺便回家看看。"李将军说道,"毕竟离开家这么久了,家人应该也想你了。"

我苦笑一声:"将军,恐怕没人想我。"

李将军愣了一下,然后拍拍我的肩膀:"那就让他们看看,现在的你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是啊,现在的我,和两个月前那个只会忍气吞声的庶子,已经完全不同了。

是时候回去了。

6

一个月后,我穿着崭新的军服,佩戴着亲卫队的徽章,站在了侯府门前。

门口的护卫看到我,先是一愣,然后露出震惊的表情:"林...林少爷?"

我点点头:"我回来了。"

护卫赶紧跑进府里通报,很快,府里就传出了嘈杂的声音。

我大步走进侯府,经过那条熟悉的青石路,来到了正厅。

正厅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侯爷坐在主位上,林峰站在一旁,还有一些我不太熟悉的面孔。

看到我进来,所有人都愣住了。

两个月前离开的时候,我还是个瘦弱的少年。现在的我,身材高大了不少,肌肉结实,眼神锐利,浑身散发着军人的气质。

"林晨?"侯爷不敢置信地看着我,"你...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我抱拳行礼:"父亲,儿子回来了。"

林峰在一旁冷笑:"还知道回来?我以为你在外面死了呢。"

我看了他一眼,平静地说:"让你失望了,我活得很好。"

"活得好?"林峰打量着我的军服,"当个小兵有什么好炫耀的?"

我没有理会他的挑衅,而是对侯爷说道:"父亲,儿子这次回来,是想告诉您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侯爷问道。

"朝廷要调我进兵部,担任主事一职。"我平静地说道。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兵部主事,虽然只是六品官,但在朝廷中已经是不小的职位了。更何况我才十六岁,这样的升迁速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侯爷瞪大了眼睛:"你说什么?兵部主事?"

我从怀里掏出任命书:"这是李将军的推荐信,还有兵部的任命书。"

侯爷接过文书,仔细查看。当他看到李将军的印章和兵部的官印时,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这...这是真的?"侯爷难以置信。

我点点头:"千真万确。"

林峰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他到现在还只是个世子,连个实职都没有,而我这个庶子,却已经要成为朝廷命官了。

"不可能!"林峰突然大声道,"他一个庶子,怎么可能当官?"

我冷冷地看着他:"为什么不可能?就因为我是庶子?"

"没错!庶子就该有庶子的样子,怎么能跟嫡子相提并论?"林峰情绪激动。

我笑了:"那你这个嫡子,有什么本事吗?"

林峰被问住了。这些年来,他除了欺负我,什么正事都没做过。

侯爷看了看文书,又看了看我,脸上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

作为父亲,他当然希望儿子有出息。但这个有出息的儿子,却是他一直忽视的庶子。

"林晨,"侯爷沉声道,"你既然有了这样的前程,就好好干。不要给侯府丢脸。"

我点点头:"儿子明白。"

然后我转向林峰:"大哥,以后我们就是朝廷同僚了。希望你也能早日在朝廷谋得一职。"

这话听起来像是关心,但任何人都能听出其中的讽刺。

林峰气得脸色发紫,但又不敢发作。毕竟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他能随意欺负的了。

"好了,都散了吧。"侯爷挥挥手,"林晨,你跟我来。"

我跟着侯爷来到他的书房。

"坐下说话。"侯爷的态度比以前客气了很多。

我坐下后,侯爷仔细地看着我:"两个月不见,你变化很大。"

"是军营锻炼的结果。"我回答道。

侯爷点点头:"能得到李将军的赏识,说明你确实有本事。我以前...对你有些忽视,希望你不要记恨。"

这是侯爷第一次向我道歉,虽然很含蓄,但我听懂了。

"父亲,过去的事就不提了。"我说道,"现在我只想好好为朝廷效力。"

侯爷欣慰地点头:"有这样的志向很好。不过京城的情况比较复杂,你要小心谨慎。"

"父亲有什么指教?"我问道。

侯爷想了想,说道:"最近朝廷内部有些不太平,各派势力都在争权夺利。你初来乍到,最好不要卷入其中。"

我默默记下这个提醒。看来朝廷的情况确实很复杂。

"还有一件事,"侯爷继续说道,"你既然要在朝廷发展,就需要有人脉。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些官员,对你的仕途有帮助。"

我心中一动。这是侯爷第一次主动帮助我,说明他对我的态度确实有了很大改变。

"那就多谢父亲了。"我诚恳地说道。

侯爷笑了:"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从书房出来,我在侯府里转了一圈。这个生活了十六年的地方,现在看起来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我有了自己的路,有了自己的目标,不再需要依靠任何人。

第二天,我就要启程前往京城了。

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但我知道,下次回来的时候,一定会以更高的身份出现。

7

京城比我想象中更加繁华。

街道宽阔平整,商铺林立,来往的行人穿着华贵,一看就知道是天子脚下的富庶之地。

我按照李将军给的地址,找到了兵部的衙门。

兵部尚书接见了我,这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精神矍铄,眼神锐利。

"你就是李将军推荐的林晨?"尚书大人上下打量着我。

我抱拳行礼:"下官林晨,见过尚书大人。"

尚书大人点点头:"李将军在信中对你赞不绝口,说你有军事天赋,又有实战经验。我很好奇,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能有什么实战经验?"

我如实回答:"回大人,下官在军营训练两个月,参加过几次小规模的战斗。"

"小规模战斗?"尚书大人来了兴趣,"说说看。"

我简单介绍了几次剿匪的经历。虽然规模不大,但确实是实战。

尚书大人听完后,满意地点头:"不错,能在实战中验证理论知识,这很难得。"

他站起身来,走到一幅地图前:"林晨,你来看看这张地图,说说你的看法。"

我走过去仔细观察。这是一张更加详细的军事地图,标注着周边各国的最新军事动态。

"大人,从这张地图来看,北方的蛮族最近有异动。"我指着地图北部,"他们在边境囤积了大量兵力,恐怕是想趁着秋收之后发动进攻。"

尚书大人眼前一亮:"继续。"

"而且他们选择的时机很巧妙,正值我朝换防之际,边军兵力相对薄弱。"我继续分析,"建议立即增援边关,同时派遣精锐部队进行威慑。"

尚书大人沉思了片刻,然后拍拍我的肩膀:"很好,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正好,我正准备派人去边关调研,你愿意去吗?"

我毫不犹豫地点头:"愿意!"

"不过这次任务有些危险,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尚书大人严肃地说道。

我笑了:"大人,下官既然选择了从军,就没想过要安逸。"

尚书大人满意地点头:"好!有胆识!那你就先在兵部熟悉几天,然后随队出发。"

接下来的几天,我在兵部迅速适应了新的工作。

作为主事,我主要负责处理军务文书,分析战报,制定作战计划等工作。

虽然事务繁忙,但我乐在其中。这些工作让我对朝廷的军事体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期间,我也按照侯爷的建议,拜访了一些朝廷官员。

其中有一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就是户部侍郎王大人。

这位王大人年约四十,精明干练,据说是当今朝廷的实权人物之一。

"你就是镇北侯府的二公子?"王大人打量着我,"听说你在军中表现不错。"

我谦虚地说:"王大人过奖了,下官还需要多多学习。"

王大人笑了:"年轻人谦虚是好事,但也要有自信。我看了你的履历,很不错。"

然后他话锋一转:"不过在京城做官,光有能力还不够,还要有人脉。"

我点点头:"请王大人指教。"

"简单来说,朝廷现在分为几个派系,"王大人压低声音,"有太子党,有二皇子党,还有一些中立派。你要想清楚,自己站在哪一边。"

我心中一震。这就是侯爷说的朝廷不太平吗?

"那王大人属于哪一派?"我试探着问道。

王大人哈哈一笑:"我只忠于朝廷,忠于皇上。"

这是个很巧妙的回答,既没有得罪任何一方,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从王大人那里出来,我对朝廷的复杂情况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看来,在朝廷做官,确实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手段。

一周后,边关调研的队伍准备出发了。

队伍由兵部的一位郎中带队,包括我在内,一共有十个人。

出发前,尚书大人单独召见了我:"林晨,这次任务很重要,你要仔细观察边关的情况,回来后给我一份详细的报告。"

我郑重地点头:"下官一定不负重托。"

"还有一件事,"尚书大人神秘地说道,"这次调研队伍中,可能有其他派系的人。你要小心,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

我心中警觉起来:"下官明白。"

第二天一早,调研队伍就出发了。

离开京城的那一刻,我回头看了一眼这座繁华的都城。

我知道,这次边关之行,将是我人生的另一个重要转折点。

8

边关的路途比想象中更加艰险。

我们走了半个月,才到达北方的雁门关。

雁门关是北方的重要关隘,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但当我亲眼看到这座关城时,心中却有些失望。

关城虽然雄伟,但明显缺乏维护。城墙上有不少裂缝,守军的精神状态也不太好。

"这就是传说中的雁门关?"队伍中有人议论道。

带队的郎中姓李,是个四十多岁的文官。他看了看关城,皱起了眉头:"确实有些破败。"

我们在关城中住了下来,开始详细调研边关的防务情况。

通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了很多问题:

首先,守军数量不足。按照编制,雁门关应该有五千守军,但实际只有三千多人。

其次,装备老化严重。不少武器都已经生锈,连弓弦都断了好几根。

最重要的是,守军的士气很低。很多士兵都是临时征召的农民,根本没有经过正规训练。

"这样的防守力量,怎么能抵挡蛮族的进攻?"我在心中暗想。

更让我担心的是,我发现队伍中确实有人在暗中打探消息。

有一个叫张远的文书,经常单独行动,还偷偷与当地的一些人接触。

我悄悄跟踪了他几次,发现他在向某个神秘人汇报情况。

"看来尚书大人的提醒是对的。"我心中警觉。

第五天晚上,突然有急报传来:蛮族大军压境,距离雁门关只有五十里!

关城立刻进入戒备状态,但我能明显感觉到守军的恐慌。

李郎中紧急召集我们开会:"情况紧急,我们必须立即返回京城汇报。"

但我提出了不同意见:"郎中大人,现在回去已经来不及了。蛮族骑兵的速度很快,我们在路上很可能被追上。"

李郎中有些慌乱:"那你说怎么办?"

我想了想,说道:"不如我们留下来,帮助守军防守。这样既能近距离观察蛮族的战术,也能获得第一手的战报。"

"可是我们只是文官,能有什么用?"有人质疑道。

我看了看众人:"诸位,我们是朝廷的官员,在这种时候,应该与守军共进退。而且,我有一些军事经验,或许能帮上忙。"

李郎中犹豫了片刻,最终点头同意:"好,那我们就留下。但是要保证安全,不能出任何差错。"

当夜,蛮族的侦察兵就出现在关城附近。从城墙上可以看到远处的火光,那是蛮族大军的营地。

我仔细观察了敌军的布置,发现他们确实是有备而来。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装备精良,显然经过了充分的准备。

"这不是临时起意的进攻,而是预谋已久的入侵。"我在心中分析着。

第二天黎明,蛮族开始试探性攻击。

他们派出小股部队,测试关城的防御力量。

我站在城墙上观战,发现守军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射箭的准头不好,配合也不够默契。

"这样下去不行。"我找到了关城的守将,一个叫赵刚的千夫长。

"赵将军,能否让我参与指挥?"我直接说道。

赵刚看了看我:"你一个文官,懂什么军事?"

我没有废话,而是指着城下的敌军:"你看那支骑兵,他们的目的不是攻城,而是在试探我们弓箭手的射程和准度。"

赵刚仔细一看,果然如我所说。

"你怎么看出来的?"赵刚有些惊讶。

我继续分析:"而且他们故意留下了一个缺口,想引诱我们出城追击。这是典型的诱敌深入战术。"

赵刚开始对我刮目相看:"那你说应该怎么应对?"

我指着城墙的一个位置:"在这里设置弩炮,等他们再次靠近时给他们一个惊喜。另外,派一队精锐埋伏在侧翼,等他们以为得手时再出击。"

赵刚按照我的建议布置,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几次交锋下来,蛮族损失了不少人,而我军几乎没有伤亡。

"好!你这个文官不简单!"赵刚对我彻底服气了。

但我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大战,还在后面。

9

第三天,蛮族发动了全面进攻。

密密麻麻的敌军如潮水般涌向关城,战鼓声震天动地,杀声四起。

我站在城墙上,冷静地观察着战场形势。

蛮族确实是游牧民族的精锐,骑射技术高超,而且配合默契。但他们也有弱点。

"赵将军,"我对站在身边的赵刚说道,"蛮族擅长野战,但不善攻城。我们要利用这个优势。"

赵刚点头:"你说怎么打?"

我指着敌军的阵型:"看,他们把主力集中在正面,但两翼相对薄弱。我们可以集中火力攻击两翼,迫使他们调整阵型。"

"然后呢?"

"然后趁他们阵型混乱的时候,派出骑兵突击,打乱他们的节奏。"

赵刚按照我的建议调整部署,果然收到了良好效果。

几轮攻击下来,蛮族的攻势被有效遏制,甚至开始出现后退的迹象。

但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张远,那个我一直怀疑的文书,突然从背后向我射出一箭!

我感觉到身后的杀气,本能地侧身躲避。箭矢擦着我的肩膀飞过,在城墙上留下一个深深的箭孔。

"你果然有问题!"我转身面对张远。

张远见一击不中,立刻拔出腰刀:"林晨,你知道得太多了!"

原来他真的是内奸!

我迅速拔出佩剑,与他交手。张远的武功不弱,看来早就做好了准备。

但我在军营训练了两个月,实战经验比他丰富得多。

几个回合下来,我找到了他的破绽,一剑刺入他的肩膀。

"说!你是谁派来的?"我用剑抵住他的咽喉。

张远冷笑一声:"想知道?下辈子吧!"

说完,他咬破藏在牙齿里的毒囊,瞬间毙命。

我搜查了他的身体,发现了一封密信。信上的内容让我震惊:原来有人故意泄露了调研队伍的行程,想要借蛮族之手除掉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赵刚走过来问道。

我没有详细解释,只是说:"有内奸,已经解决了。"

战斗还在继续,我必须集中精神应对。

下午时分,蛮族改变了策略,开始分散攻击,想要消耗我军的有生力量。

我仔细观察后发现,他们的真正目的不是攻占关城,而是想要拖住我军,为后续的大军让路。

"不好!他们的主力可能要绕道进攻!"我急忙对赵刚说道。

赵刚脸色大变:"那怎么办?"

我快速思考着对策:"立即派遣信使向京城求援,同时派出侦察兵确认敌军主力的位置。"

"可是我们的兵力本来就不多,分兵会更加危险。"

我坚持道:"必须分兵!如果让蛮族主力绕过关城,后果不堪设想!"

赵刚最终同意了我的建议,派出了一支精锐骑兵去追踪敌军主力。

果然,第二天就传来消息:蛮族确实派出了一万主力,正在向京城方向迂回!

"我们必须阻止他们!"我对赵刚说道。

"可是我们只有三千人,怎么阻止一万敌军?"赵刚有些绝望。

我看着地图,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赵将军,你知道黑风谷吗?"

赵刚点头:"知道,那是去京城的必经之路,地势险要。"

我在地图上指出黑风谷的位置:"如果我们能提前赶到那里,利用地形优势,说不定能拦截敌军。"

"可是我们的速度怎么可能比蛮族骑兵快?"

我笑了:"谁说我们要和他们比速度?我们走小路,抄近道!"

赵刚眼前一亮:"对!走山路虽然艰险,但确实更近!"

当天夜里,我们留下一千人守城,其余两千人连夜出发,向黑风谷进军。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成败就在此一举!

10

黑风谷果然是个绝佳的伏击地点。

两侧都是陡峭的山壁,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山道,最适合以少胜多。

我们比蛮族主力早到了半天,有充足的时间布置陷阱。

"在这里挖陷坑,那里堆滚石。"我指挥着士兵们紧张地工作,"记住,我们只有一次机会!"

赵刚也全力配合,按照我的计划调配人手。

"林兄弟,这次要是成功了,你就是我们所有人的救命恩人!"赵刚感激地说道。

我摇摇头:"现在说这些还太早,先把蛮族打败再说。"

下午时分,蛮族的先头部队出现在谷口。

我举起手,示意所有人保持安静。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绝不能暴露。

蛮族的先遣队很谨慎,派了几个探子进谷查看。但我们隐藏得很好,没有被发现。

很快,蛮族大军开始进入山谷。

一万骑兵排成长长的队伍,在狭窄的山道中缓缓前进。

我耐心地等待着,直到大部分敌军都进入了伏击圈。

"放!"我一声令下。

顿时,山石滚落,弓箭齐发,喊杀声震天动地!

蛮族军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前军想退,后军要进,一时间乱成一团。

我趁机率领一队精锐冲杀下去,直取敌军中军的大旗。

蛮族的首领是个身材魁梧的壮汉,看到我冲过来,举起弯刀迎战。

这人武功确实不弱,力大无穷,几刀下来,我的虎口都被震得发麻。

但我不慌不忙,利用地形优势与他周旋。

经过十几个回合的激战,我找到了一个机会,趁他用力过猛的瞬间,一剑刺入他的胸膛。

蛮族首领倒地身亡,敌军军心大乱。

赵刚率领的主力也及时赶到,前后夹击,蛮族军队彻底崩溃。

这一战,我们以两千人击败了万人敌军,缴获无数,可谓大获全胜!

战后,赵刚激动地拉着我的手:"林兄弟,这次真是多亏了你!没有你的指挥,我们早就全军覆没了!"

其他士兵也纷纷围过来,眼中满是敬佩之情。

"林大人威武!"

"林大人用兵如神!"

听着这些赞美声,我心中也是激动不已。这是我第一次独立指挥大规模战斗,能够获胜确实不容易。

但我很快就冷静下来。这次胜利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幕后黑手。

那封密信暴露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有人在朝廷内部故意泄露军事机密,想要借蛮族之手除掉我。

这个人,很可能就是王大人提到的某个派系的人。

我必须小心,回到京城后,危险可能会更大。

三天后,我们班师回京。

这次边关之行不仅圆满完成了调研任务,还意外地取得了军事胜利,可谓功德圆满。

进入京城的时候,我们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街道两旁挤满了围观的百姓,都想看看这支以少胜多的英雄部队。

皇上亲自在宫中接见了我们,并且当场封赏。

赵刚被升为参将,我也被破格提升为兵部员外郎,从六品一下子跳到了五品。

"林爱卿,"皇上亲切地看着我,"朕听说这次大胜,你功不可没。"

我谦虚地回答:"陛下过奖了,这是全军将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皇上满意地点头:"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才能,将来必成大器。朕很看好你。"

从宫中出来,兵部尚书亲自为我举办了庆功宴。

宴会上,许多朝廷官员都前来祝贺,其中不乏一些重要人物。

但我注意到,也有一些人的表情并不友善,显然对我的快速升迁心有不满。

"林大人,恭喜恭喜!"王大人走过来举杯,"如此年轻就能立下大功,真是让人羡慕啊。"

我举杯回敬:"多谢王大人关照。"

王大人压低声音:"不过你要小心,树大招风,有些人可能会嫉妒你的成功。"

我心中一凛,看来我的担心是对的。

这次升职虽然是好事,但也让我成为了众矢之的。

在这个复杂的朝廷中,我必须更加谨慎地行事。

不过,我并不后悔。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勇敢地走下去。

无论前方有什么困难和危险,我都会坚持到底。

因为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忍气吞声的庶子了。

现在的我,有实力,有地位,更有改变命运的决心!

更新时间:2025-07-06 23:58:33

闽ICP备2025084106号

本站所有内容都已取得正版授权。版权声明 - 投稿声明 - 自审制度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