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心海书库! 手机版

您的位置 : 心海书库 > 最近更新 > 马嵬遗梦:盛世红颜绝恋_精选章节

精选章节

发表时间: 2025-07-07 00:06:28

楔子

秋风卷着枯叶掠过马嵬坡的黄土,血渍早已干涸成暗褐色的纹路,却仍在诉说着那场惊心动魄的悲剧。月色惨白如霜,将荒凉的坡地笼罩在一片凄冷之中,唯有几株枯树在风中摇曳,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杨玉环素白的裙摆沾满尘土,青丝凌乱地散落在肩头,曾经明艳动人的容颜此刻布满泪痕与憔悴。她仰头望着眼前这个她爱了一生的男人——唐玄宗李隆基,帝王的龙袍沾满尘土,眼神中满是痛苦与挣扎。四周,将士们的兵器泛着冷光,哗变的声浪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三郎……”她轻声唤道,声音里带着无尽的眷恋与哀伤,“玉环此生无悔,能得陛下垂爱,已是万幸。”她强忍着泪水,伸手想要触碰李隆基的脸庞,却在半空停住,缓缓落下。

李隆基颤抖着伸出手,想要将她拥入怀中,却又在触及她衣角的瞬间僵住。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帝王的威严与权力在这一刻轰然崩塌,只剩下一个失去至爱的男人的绝望。

三尺白绫在空中飘荡,宛如杨玉环最后的一抹魂魄。她最后深深看了一眼李隆基,转身走向那宿命的结局。当白绫套上脖颈的那一刻,她仿佛又看到了初入宫时,那个为她的霓裳羽衣舞惊艳的帝王,看到了他们曾有过的无数甜蜜时光。

风呼啸而过,白绫晃动,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殒。李隆基瘫倒在地,泪水决堤般涌出,嘶哑的哭喊回荡在马嵬坡上空,惊起几只寒鸦,扑棱棱地飞向黑暗的夜空。

此后,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马嵬坡的风中似乎永远回荡着一声叹息,诉说着一段被历史尘封的爱恨情仇,一段盛世王朝由盛转衰的悲怆往事,以及一对恋人被命运捉弄的凄美绝恋。

——————————————————

第一卷 霓裳惊鸿(初入宫闱)

第一章:玉阶惊鸿

开元二十八年秋,兴庆宫沉香亭畔的木芙蓉开得正好。杨玉环握着鎏金团扇立在九曲回廊,朱唇轻点的绛色在暮色里洇开一抹胭脂红。远处丝竹声忽起,她望着池中倒影,忽见水波漾碎了那张被世人称道的容颜——自去年被册为寿王妃,这张脸便成了长安街头巷尾的谈资。

"寿王妃这双眼睛,比华清池的月光还柔三分。"梅妃江采萍的声音裹着沉香气息飘来,她身着素色襦裙,鬓边白梅簪子却缀着鎏金珠翠,"只是听说寿王殿下近日总宿在王府偏院?"

杨玉环指尖微颤,团扇上的金线牡丹刺得她眼眶发烫。自寿王李瑁被父皇派往边疆监军,这偌大的寿王府便只剩她独守空闺。更遑论半月前那场宫宴,她起舞时分明看见高力士附在玄宗耳边低语,而龙椅上那个俯瞰众生的帝王,目光像腊月寒冰般剜着她的腰肢。

三日后的千秋节宫宴,沉香亭被千盏宫灯照得亮如白昼。杨玉环着一袭月白广袖流仙裙,发间步摇随乐声轻颤。当《霓裳羽衣曲》的旋律漫过雕梁画栋,她忽而想起幼时母亲说的话:"杨家女儿生得太美,不是福分。"

鼓点骤急,她旋身时广袖翻飞,却在某个瞬间撞上龙椅方向的目光。李隆基手中的玉盏悬在唇边,玄色龙袍上的金线蟠龙仿佛活了过来,张牙舞爪地扑向她的咽喉。一曲终了,掌声雷动,唯有高力士尖细的嗓音刺破喧闹:"陛下有旨,寿王妃舞姿惊为天人,特赐居太真宫习舞三月。"

夜色中的太真宫静得瘆人。杨玉环摸着冰凉的宫墙,忽听身后传来龙涎香的气息。李隆基的手掌覆上她的手背,指腹摩挲着她腕间的并蒂莲银镯:"瑁儿说这是你生辰时他亲手所制?"帝王的声音低沉如弦,"可惜朕的生辰,却无人为朕舞一曲霓裳。"

第二章:椒房锁情

太真宫的梅花落了三回,杨玉环终于明白自己成了帝王豢养的金丝雀。李隆基常披着玄色大氅深夜而至,有时带着西域进贡的琉璃盏,有时是新谱的乐章。他教她品鉴西域美酒,说她醉时红晕比兴庆宫的牡丹还艳;又亲自为她画眉,笔尖掠过眉峰时轻声呢喃:"朕的太真,该有这盛世最张扬的模样。"

可每当提及寿王,帝王的眼神便化作寒潭。那日她偷听到高力士与杨钊密语,方知李瑁已被调离长安,贬为幽州刺史。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下着,杨玉环攥着李瑁临走前留下的平安符,忽觉掌心一片湿润——不知是雨,还是泪。

封妃那日,大明宫含元殿的钟声震得人耳膜生疼。杨玉环望着铜镜里凤冠霞帔的自己,恍惚看见十二岁那年在洛阳街头,母亲攥着她的手躲避采女官:"咱们杨家女儿,万不能入宫。"而如今,她却成了这九重宫阙里最耀眼的囚徒。

椒房殿内,李隆基亲手为她卸下凤冠,指尖划过她颈间的红痕:"瑁儿那孩子,到底不懂得疼人。"帝王的气息灼热,"从今日起,你便是朕的贵妃,这天下最尊贵的女子。"杨玉环闭上眼睛,任由他吻去眼角泪痕,却在恍惚间想起寿王出征前说的话:"阿环别怕,等我回来。"

宫墙外传来更夫梆子声,杨玉环枕在李隆基胸前,听着他沉稳的心跳。窗外月光如霜,将两人交叠的影子映在鲛绡帐上。她忽然明白,自己早已不是那个在寿王府盼君归的小娘子,而是握有后宫生杀大权的杨贵妃,只是这权力的代价,是斩断与过去所有的牵连。

第二卷 盛世宠爱(荣耀巅峰)

第一章:金屋藏娇·恩宠无双

长安城的晨雾还未散尽,兴庆宫的玉阶上已铺满朝霞。杨玉环倚着鎏金雕花窗棂,指尖轻抚过新制的鲛绡纱衣,衣料上金线绣就的并蒂莲在晨光中泛着微光。自被册封为贵妃以来,这样的华服日日都会由尚服局呈上,可她望着镜中愈发艳丽却空洞的面容,心底泛起一丝难以名状的怅惘。

"娘娘,荔枝到了!"侍女清脆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八名精壮侍卫抬着冰匣鱼贯而入,箱中岭南新鲜采摘的荔枝还带着晨露。这是李隆基特命岭南快马加鞭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只为博她一笑。杨玉环拿起一颗荔枝,晶莹的果肉在齿间迸开清甜汁水,恍惚间想起幼年在蜀地,那时吃荔枝虽无这般奢靡,却有真正的欢愉。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暗潮涌动。杨国忠身着紫袍,趾高气昂地站在文官之首,正与李林甫针锋相对。"安禄山拥兵自重,手握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兵权,陛下不可不防!"杨国忠的奏本重重拍在御案上,惊得殿内众人纷纷侧目。李隆基揉了揉眉心,目光却不自觉望向远处的沉香亭——那里,想必玉环正在赏花吧。

入夜,兴庆宫烛火通明。杨玉环在华清池氤氲的水汽中舒展身姿,忽然听见廊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李隆基屏退众人,亲手为她披上绣着鸾凤的锦袍:"玉环,今日朕命梨园弟子排了新曲,明日便演给你看。"他的目光温柔缱绻,可杨玉环却在这深情中嗅到一丝不安。

她依偎在李隆基怀中,轻声问道:"陛下,国忠兄长弹劾安禄山之事..."话未说完便被李隆基打断:"朝堂之事,你无需操心。朕只要你每日开心。"杨玉环心中一沉,她何尝不知,杨氏一门如今权势滔天,早已引得满朝侧目。可作为杨家女儿,她又怎能眼睁睁看着家族倾覆?

第二章:暗流涌动·两难抉择

春去秋来,杨玉环受宠的第三个年头,长安城里的流言蜚语愈发不堪。"杨氏一门把持朝政,杨国忠卖官鬻爵"的传闻不胫而走,就连街头巷尾的孩童都在传唱讽刺杨家的童谣。杨玉环站在兴庆宫最高处的飞霜殿,望着远处鳞次栉比的王府宅邸,杨家新建的府邸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却像一根刺扎在她心头。

这日,安禄山进京述职,特意向杨玉环进献了胡地的奇珍异宝。这个体态臃肿的胡人跪在阶下,眼神却毫不避讳地打量着贵妃。"贵妃娘娘国色天香,安禄山今日得见,三生有幸。"他的声音洪亮,带着草原汉子的粗犷。杨玉环强压下不适,淡淡道:"安将军有心了。"

送走安禄山后,杨玉环在宫中偶遇梅妃。曾经盛宠一时的梅妃如今形容憔悴,望着杨玉环的眼神中满是怨恨:"妹妹可知,长安城现在都在说什么?说杨家要谋朝篡位,说陛下被妖妃迷了心智!"杨玉环的手微微颤抖,她从未想过,自己的恩宠竟会带来如此后果。

深夜,杨国忠匆匆入宫求见。"玉环,安禄山那厮野心勃勃,陛下却一味纵容!"杨国忠满脸焦急,"你一定要在陛下耳边多吹吹风,尽早除去这个隐患!"杨玉环望着兄长急切的面容,又想起白天安禄山不怀好意的眼神,心中五味杂陈。她何尝不知安禄山的威胁,可若真的劝李隆基削其兵权,以安禄山的性格,只怕会立刻起兵造反。

李隆基见杨玉环整日愁眉不展,以为她是思念蜀地故乡,特意命人在宫中修建了一座蜀风庭院。当杨玉环站在熟悉的竹林间,听着潺潺流水,却没有丝毫喜悦。她终于明白,帝王之爱再炽热,也抵不过江山社稷;家族荣耀再辉煌,也藏不住背后的危机。而她,不过是这权力漩涡中的一叶孤舟,进退维谷,无路可逃。

第三卷 烽火惊变(安史之乱)

第一章:狼烟起·九重惊变

天宝十四载冬夜,华清池的温泉蒸腾着白雾,杨玉环将脸颊埋进绣满并蒂莲的狐裘里,听着廊外宫人压低声音的议论。突然,烛火剧烈摇晃,李隆基裹着寒气冲进来,明黄龙袍下摆沾满泥浆,"禄山反了!"他攥住杨玉环的手腕,帝王的声音竟带着颤意。

长安城外的喊杀声渐次逼近时,杨玉环正对着铜镜簪花。侍女玉真跌跌撞撞冲进来,打翻的胭脂在地上洇出刺目的红。李隆基已换上普通锦袍,目光扫过她鬓间的金步摇,"摘了吧。"那支他亲手所赠的凤衔珠钗坠落在地,碎成几片。

逃亡队伍在雨中踉跄前行。杨玉环看着杨国忠骑在马上与将领争执,忽然想起初入宫时兄长教她识文断字的模样。如今他腰悬玉带,却挡不住将士们眼中的杀意。行至马嵬坡,暴雨如注,禁军统领陈玄礼的长剑出鞘声刺破雨幕,"杨国忠通敌!"

第二章:马嵬殇·红颜绝唱

血腥味在雨中弥漫,杨国忠的尸首横在泥泞里。杨玉环隔着车帘听见士兵们的怒吼:"贵妃祸国!"她掀开帘子,看见李隆基站在火把围成的光圈中,苍老的面容被光影割裂成明暗两半。"三郎..."她的声音被风撕碎。

陈玄礼突然跪地:"陛下!将士不肯前行,若不赐死贵妃,恐生变故!"李隆基踉跄后退,扶着马车的手青筋暴起。杨玉环低头看自己沾满泥浆的石榴裙,想起那年在梨园,他亲手为她描眉,说要与她做一世逍遥夫妻。

"让我再见见陛下。"她解下罗帕,将鬓边最后一朵残花别好。李隆基颤抖着抚摸她的脸,指腹擦过她眼下的泪痣,"玉环,朕..."她将手指覆上他的唇,从袖中取出香囊,那是他们定情时所制,"三郎若还记得长生殿的誓言..."

白绫悬在梨树上,宛如一道月光。杨玉环最后回望长安的方向,风吹过她单薄的身躯,恍惚又听见《霓裳羽衣曲》的乐声。李隆基闭上眼,却永远记得她转身时,发间飘落的那片花瓣,轻轻落在沾满血污的土地上。

第四卷:孤魂遗恨(生死相思)

第一章:蜀中残梦

蜀地的秋雨淅淅沥沥,打在行宫斑驳的青瓦上。李隆基蜷缩在锦被里,听着檐角风铃发出破碎的声响,恍惚间又回到了华清池畔。那时杨玉环总爱将新剥的荔枝喂到他嘴边,指尖带着玫瑰露的甜香。

"陛下,该用膳了。"高力士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案几上摆着几样清淡菜肴,却再没有玉环最爱的胡麻饼。他木然地舀起一勺羹汤,喉间却泛起苦涩——这味道,远不及当年玉环亲手为他烹煮的羹汤。

深夜,他常常独自在庭院徘徊。月光洒在石阶上,仿佛镀上一层银霜。他又想起了长生殿的誓言,想起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承诺。然而如今,比翼鸟折了翅膀,连理枝断了根脉。

一天夜里,他恍惚看见玉环的身影在回廊间飘荡。她依旧穿着那件粉色霓裳,眉眼含情,轻声唤着"三郎"。他追上前去,却只抓到一缕凉风。醒来时,枕巾早已被泪水浸透。

高力士看着日渐憔悴的陛下,心中不忍:"陛下,保重龙体..."话未说完,便被李隆基打断:"力士,你说,玉环她会不会怪朕?"老太监无言以对,只能默默退下。

第二章:魂归长安

杨玉环的魂魄游离在天地间,看着曾经繁华的长安如今满目疮痍。叛军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曾经的盛世之都已成人间炼狱。她想伸手去帮助那些受苦的百姓,却发现自己的手穿过了他们的身体。

她跟随李隆基来到蜀中,看着曾经意气风发的帝王如今形容枯槁。她多想告诉他,自己从未怪过他,在那样的绝境中,他别无选择。然而阴阳相隔,她的话语永远无法传达。

时间一天天过去,大唐的局势渐渐稳定,但李隆基的身体却每况愈下。他整日对着杨玉环的画像发呆,时而微笑,时而垂泪。画像中的玉环永远停留在最美的年华,而现实中的他,却已满头白发,皱纹爬满了脸颊。

终于,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李隆基握着玉环生前最爱的香囊,永远闭上了眼睛。杨玉环的魂魄感受到了他的离去,心中泛起一阵酸楚。她轻轻飘到他的身边,俯身吻了吻他的额头:"三郎,来世,我们再做寻常夫妻。"

随着李隆基的离世,杨玉环的魂魄也渐渐消散。她看着天边泛起的曙光,心中释然。大唐的兴衰,她已见证;与三郎的爱恨,也已画上句点。当第一缕阳光照亮蜀地的山川,她的身影融入了朝霞之中,只留下一段千古绝唱,在历史的长河中久久回荡。

终章:千古绝唱

百年后的长安城,褪去了战乱的疮痍,市井间又重现烟火喧嚣。说书人在茶楼中敲着醒木,绘声绘色讲述着玄宗与贵妃的故事。台下听客们或唏嘘叹息,或热泪盈眶,茶盏碰撞声与议论声交织,将那段尘封往事重新唤醒。

曲江池畔,一位书生对着残荷吟诗,忽见涟漪中浮现一男一女身影——男子身披明黄龙袍,女子霓裳翩跹,二人执手浅笑,宛如画中仙。待他揉眼再看,湖面只剩月影摇曳。有人说,这是玄宗与玉环的魂魄,历经百年仍在寻觅彼此踪迹。

皇宫深处,新帝翻阅前朝旧档,目光停留在《霓裳羽衣曲》的残谱上。他命乐师重新谱曲,当悠扬乐声再次回荡在宫殿时,恍惚间似有衣袂飘动之声,伴随着若有若无的荔枝甜香。

民间流传着新的传说:每年七夕,长生殿遗址上会出现两道交缠的星光,那是三郎与玉环跨越生死的重逢。他们不再是帝王贵妃,而是普通眷侣,在银河下诉说着未尽的情话,让这段爱怨交织的传奇,化作永恒的浪漫与叹息。

番外篇:轮回续缘

长安城郊的小村庄里,晨雾未散。少女阿玉挎着竹篮往市集走去,鬓边簪着朵新鲜的木槿花,眉眼间盈盈笑意似曾相识。路过茶楼时,一段熟悉的琵琶声骤然停住——说书人正讲到马嵬坡之变,弦音戛然而止的瞬间,她心头莫名泛起酸涩。

说书先生名叫长歌,生得清俊温润,唯独抚琴时眉间总有化不开的愁绪。自阿玉第一次驻足听书,他的目光便再难从她身上移开。那日暴雨突至,他鬼使神差地将祖传香囊塞进她手中:"这香囊能驱邪避雨,姑娘若不嫌弃..."

深夜,长歌对着泛黄的《霓裳羽衣》残谱出神。恍惚间,阿玉穿着嫁衣的模样与记忆深处的身影重叠,惊得他打翻茶盏。茶香四溢中,他想起前世在蜀中对着画像枯坐的日夜,想起临终前攥紧香囊的执念——原来跨越轮回,他仍在寻那个霓裳舞罢的身影。

上元节的灯会上,阿玉戴着长歌送的荔枝形花灯,突然被人群冲散。慌乱间,她撞上了熟悉的胸膛,抬头望见对方眼中翻涌的泪:"玉环...这次,我不会再放手了。"

漫天灯火中,他们的影子渐渐与千年前长生殿的剪影重合。阿玉不知为何也湿了眼眶,鬼使神差地说出藏在心底的话:"三郎,我们回家。"远处传来零星的琵琶声,仿佛在为这段跨越生死的重逢轻轻和鸣。

后续:烟火长歌

此后,长歌不再说书,与阿玉在村头开了间茶寮。檐角悬着褪色的香囊,每逢风起,便轻轻摇晃。阿玉每日晨起煮茶,将荔枝蜜调入新茶,长歌则在后院种满木槿花,说这是"最衬她笑颜"的花朵。

某个梅雨绵绵的午后,一位云游道士路过茶寮。他望着檐下相依的两人,捻须轻叹:"千年执念,终得圆满。"长歌斟茶的手微微一顿,只见道士袖中滑落半阙残谱——正是失传已久的《霓裳羽衣》续章。

入夜,长歌抚琴,阿玉随韵律起舞。月光穿过窗棂,在她的裙摆上流淌,恍惚间竟与记忆中华清池畔的月光重叠。琴声渐急,阿玉突然忆起前世种种:马嵬坡的白绫、长生殿的誓言、还有那个为她倾尽天下的三郎。泪水夺眶而出时,长歌已将她拥入怀中:"别怕,这次换我护你周全。"

多年后,老茶寮门口挂着褪色的灯笼,长歌与阿玉鬓生华发却依旧形影不离。有旅人问起香囊的故事,他们只相视一笑,将新煮的荔枝茶推到对方手边。夕阳西下,木槿花簌簌落在茶盏里,茶香与花香交融,恍若千年前那缕萦绕在长生殿中的、永不消散的温柔。

更新时间:2025-07-07 00:06:28

闽ICP备2025084106号

本站所有内容都已取得正版授权。版权声明 - 投稿声明 - 自审制度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