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心海书库! 手机版

您的位置 : 心海书库 > 都市小说 > 都市圣医男神_第19章 下了真功夫

第19章 下了真功夫

发表时间: 2025-01-11 23:02:57

昌吉师父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小友。你这个年龄能够证悟到这种境界,实在是令我佩服。你讲得非常好,如果不是白衣,简直就可以讲法了。但是这种讲法,尽管是客观如实的一种说法,但是却不利于佛教的弘传。佛教之所以在印度消亡了,主要就是因为印度后期的佛教,大部分的高僧大德都在传授中观和唯实等高深的教理教义,而忽略了普通信众的宗教诉求。其实佛教在我们华夏盛行的最重要之处,就是我们华夏的很多大德祖师,深明普通信众的重要性,所以才开演了三根普度的弘传法门。不同根性的人,在佛法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相应法。

所以,小友的这番讲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还是要分清楚对象,不要对谁都这样言说,否则的话,容易让人对佛法心生退转。阿弥陀佛。”

听完昌吉师父的点评,冯文丹心里忽然明白了,其实大部分人是不需要真理真相的,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比方说象昨天昌吉师父对两位老菩萨的开示,就没有直接点明这样做的根本,其实际效果应该比点明了效果更好。包括以前冯文丹让一位老菩萨,口诵佛号,拍打膝盖而治愈了膝盖的滑膜炎,道理都是一样的。都是不讲出事情的根本,就是通过她们的虔诚信仰,引导她们采取正确的行为,不着痕迹的解决她们的身心痛苦,这就是一种慈悲和智慧。

看着陷入思考的冯文丹,昌吉师父向冯文丹问道:“既然你有这番见地,足见你在佛法的闻思修上是下过真功夫的,那么我也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世尊当年实践了很多外道的法门,最后都以‘知非即舍’而放弃了。最终却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开悟,诵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你是否可以给我讲讲你对世尊悟道的理解?”

“弟子愚钝,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深入思考过,请师父慈悲开示。”

“小友,我知道你肯定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却不敢讲出来,我就不难为你了。我把自己从修证的角度上的理解,分享给你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首先世尊遍修当时古印度流行的外道法门,最终感觉都无法达到真正的解脱,典籍上用知非即舍四个字,简单的概括了一下。世尊证悟前,所修的最后一个外道法就是苦行之法,采取的日食一麻的修法,最终肉体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如果我们大胆猜测的话,世尊晚年身体不适,经常在讲经说法的时候,需要有舍利弗等大弟子代为讲法,与这段苦修对身体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当年世尊因为经过六年的节食苦修,身体已经极度虚弱,但是并没有让他真正的解脱,所以他也放弃了这种无意义的苦行。他开始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供养,最终在菩提树下证悟。这里面却有一个大奥秘,菩提树在热带是枝繁叶茂的,可是世尊在菩提树下,却睹明星而悟道。小友你觉得世尊难道是站起来走到树荫外去观察明星,然后再回来静坐悟道的,还是一直坐在菩提树下却能够夜睹明星呢?”

冯文丹听昌吉师父忽然向自己发问,他认真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师父,我觉得世尊是一直坐在菩提树下的,并没有站起身到树荫外去观察明星。因为按照佛教典籍的记载,世尊的禅定境界已经到了最高的漏尽定,所以当时世尊应该是一种在禅定的明境状态下突破空间维度的夜睹明星。”

“没想到你对明境竟然也有了解,看来你确实是有真修实证的功夫。那么对暗境想必你也知道了,是否可以给我解释一下明境和暗境呢?”昌吉师父有点惊讶的说道。

“师父那么我就把我对明境和暗境的理解,跟您汇报一下,不当之处请指正。所谓的暗境,就是禅定的过程中,忘记了时间的维度。简单的讲,就是自己感觉过了很短的时间,可实际上有可能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或者是几天。当年的虚云大师,一定就是半个多月。他老人家的这个境界就是暗境,在暗境中的人,经常感觉刚刚上坐,天就亮了。这就是暗境,在暗境中的禅者,时间概念在慢慢淡化,始终在暗境中的禅者可以跳出时间这个维度的限制。

所谓的明境,就是禅定的过程中,能够看到远方的事物,超越了空间的限制。简单的讲,就是能够看到很远以外发生的人和事。这个境界,有点类似于眼通。但是这个境界,应该是禅定过程中的副产品。如果禅者执着于这个境界,认为自己有眼通,而产生了我慢的心。这个境界很快就会消失。所以如果达到明境的禅者,最好闭嘴,不要随便跟人谈这个境界。因为,这是经过欲乐定以后,很多禅者都会有的境界,实在不足以炫耀。

明境和暗境有的话,很正常;没有,也很正常。作为一个正信的禅者,是不不应该执着于这两个境界的。每天拿出固定的时间,进行禅定。不急不躁,不追求境界和感觉,就是觉知自己心念的起落,不控制,只是一个静静的旁观者。看着自己的前念,今念,后念,不加判断,观念起念落,自然渐渐溶于法界。

这就是我对明境和暗境的理解,也是我在实际禅定过程中的一些真实体验。”

“很好,很好!在现在这个社会中,还有你这样真修实证的在家居士,实在是难得。你知道吗?刚才的这番论述,对很多出家众,也很少有这种禅定的功夫了,更别提还能够这样如理如法的描述出来。”昌吉师父由衷的赞赏道。

“师父谬赞了,弟子不敢当。”冯文丹又是脸红的说道。

正当冯文丹和昌吉师父,还要继续深入交流世尊证悟过程的背后,所隐含的一些教理教义的时候。冯文丹听到方丈室的外面响起了佛教音乐,好像是光明寺的一个大喇叭。冯文丹疑惑的看着昌吉师父。

“哎呦!跟小友聊得太投入了,差点忘记了今天的正事。小友,不要奇怪,因为今天我们光明寺要来一个藏传佛教的师父,所以很多信众正在大门口迎接他呢?看来音乐响起了,应该是来了。我也该去演戏了,来帮我穿上祖衣,跟我一起去迎接这位师父。”昌吉师父一边说,一边拿起祖衣,冯文丹帮师父披上了祖衣。

冯文丹看了看换上祖衣的师父,开玩笑的说了一句:“师父,现在的您才叫法相庄严呢?”

昌吉师父本来就是一个比较诙谐幽默的人,听冯文丹这么讲,哈哈一笑说道:“可不是吗?这是我的演出服饰,当然要法相庄严了。走吧!给我当侍者,陪我去演戏。”

冯文丹陪着昌吉师父一起来到了光明寺大门外,这时候冯文丹发现光明寺大门外的土路一直到公路岔口的两边都站满了信众。大部分信众都双手合十,有的人手里拿着哈达,还有的手里拿着鲜花。光明寺的大喇叭播放着大悲咒等佛教音乐,让人感觉氛围很好。冯文丹陪着昌吉师父,站在光明寺的大门口,不一会一辆奥迪车来到了公路岔口,从车上下来了一位师父和几位陪伴师父的侍者。

这位师父穿着紫红僧裙,长裙齐到脚面。他的上身穿一件背心,外面披一张有身长两倍半的紫红色的披单,这披单被称为“袈裟”。这位师父年龄看起来不大,长得面容慈祥,一边走路一边跟信众打着招呼。不一会来到了光明寺门口,跟昌吉师父相互问询。然后就在昌吉师父的引领下和一百多信众的护持下,这位藏传佛教的师父来到了光明寺的念佛堂。

昌吉师父把讲法的法座让给了这位师父,他则坐在了下手,冯文丹则自觉的跟信众们一起坐在了拜垫上,打算跟大家一起聆听这位藏传佛教师父的开示。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看着这些信众们虔诚表情,冯文丹觉得这句话讲得实在是太好了。这些信众们恐怕自己都不知道,昌吉师父可是一个有着真修实证的佛门大德,这大概就是灯下黑的道理吧!

大家一起跟着敦珠师父开始诵读,敦珠师父一开始诵读藏文课诵集,声音马上变得流畅而且非常好听,尽管冯文丹听不懂其中的内容,但是却有种非常熟悉的亲切感,也许是无始劫以来埋藏在识田里的种子又被激发了吧!冯文丹因为常年读书,所以尽管第一次接触藏传佛教的课诵集,但是跟随着敦珠师父读诵是没有任何障碍的。

在座其他的老菩萨们,跟着敦珠师父读藏文可就有些费劲了,首先是因为大部分老菩萨们,文化水平都不高,甚至很多都是文盲。老菩萨们就算是识字,可是这些汉字连在一起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因为是用汉字注音的藏文,如果不理解藏文,光是这么阅读是不会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的。

好在课诵集在注音汉字的下面还有翻译的汉文,因为好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的原因,大家跟着诵读得非常吃力,可是正因为大家做了一件对自己来说,难度比较高的事情,所以大家必须集中精神。

更新时间:2025-01-11 23:02:57

闽ICP备2025084106号-2

本站所有内容都已取得正版授权。版权声明 - 投稿声明 - 自审制度 - 免责声明